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藝術學院敬邀~~6/3『水若-東華大學2016跨領域藝術劇場』歡迎蒞臨聆聽

《水若》國立東華大學跨領域藝術劇場

 

上網登錄資料,即贈精美禮物一份請連結此。

水若粉絲專頁請連結此

水若官方網站請連結此。

 

 

國立東華大學將於今年六月三日(五)晚上七點卅分於本校壽豐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演講廳」演出《水若》,由金鐘獎得奬人賈孝國任編導,結合音樂、書畫、影像、舞蹈、文學及戲劇元素,呈現難得的跨領域藝術劇場。

 

在音樂部分,飛行音樂家彭興讓演唱聲樂,藝術學院劉惠芝院長演奏鋼琴、音樂系許牧慈老師彈奏琵琶,彭翠萍老師指揮合唱。廖慶華及韓毓琦老師將分別表演書藝和彩墨藝術。陳怡靜老師負責編排與指導舞蹈。影像及數位藝術由田名璋及黃成永老師設計與執行。戲劇方面,蠻牛先生廖嘉琛則以朗誦〈天問〉及舞劍詮釋屈原。

 

本次展演對東台灣地區饒富意義,因為至今東部主要高等教育學府均無舞蹈或戲劇等表演藝術相關科系,不僅有志表演藝術者必須離鄉背井求學,且在地的專業表演藝術團體也付之闕如。本次跨領域藝術劇場,結合了國立東華大學校內外的藝術、文創及行銷專業人士,不僅有益培養花東地區表演藝術工作者,更有機會培養出促成產、官、學合作的企劃、行銷等人才。

 

《水若–跨領域藝術劇場》納入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古典與民間、自省與外顯、中生代與新生代之美學思維,除六月三日首演外,另將於十一月十一日校慶時再次發表。未來也將繼續於校內與在地社區、學校藝術季活動進行各類跨界藝術製作,甚至至各大學及各地文化中心演藝廳巡演。

 

本活動的長程目標是以藝術學院之專長,結合行銷企劃與經紀專才,將國立東華大學跨院系產業團隊實體化並實際營運,成立至少一個專業的表演團隊,由音樂學系、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華文文學系、中國語文學系,與原住民民族學院和體育中心合作,積極創作展演節目,參與花蓮文化休憩觀光產業營運,並幫助花蓮各項藝文產業的推廣。對於本次展演,始終致力推動在地文創產官學合作的花蓮縣文化局(也)表示讚許與支持。

 

《水若》宣傳聯絡人:戴言庭 03 8635882 / 謝明海 03 8635889 / 林昭宏 0978 856 316

 

 

主辦: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系、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協辦:國立東華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學卓越中心

 

 

展演團隊

演出人:趙涵㨗校長

製作人:劉惠芝院長

協同製作人:許牧慈助理教授

編導:賈孝國(金鐘獎得主)

舞台設計:洪莫愁主任、吳偉谷助理教授

音樂總監:彭翠萍主任

公關統籌:林淑雅主任、陳怡方助理教授

宣傳統籌:林昭宏主任 / 助理:陳俊霖、許凱翔、蔡宏祥、柯廷育、張玟婷

書法藝術 / 海報題字:廖慶華副教授

影像藝術:田名璋副教授

數位藝術:黃成永助理教授 / 助理:蔡承凱

彩墨藝術:韓毓琦助理教授

文宣設計:黃琡雅副教授

服裝造型顧問:高億雯(華文時尚傳媒總編輯) / 助理:孫美生、張玟婷、洪如欣

手作服裝:賈孝國/ 助理:朱冠宇、張琦、黃楷傏、廖品鈞

戲劇演出:廖嘉琛助理教授、李哲綸、廖品鈞、陳俊霖、朱冠宇、王利利

音樂設計與演出:劉惠芝(鋼琴)、彭興讓(聲樂)、彭翠萍(合唱)、許牧慈(琵琶)、許騰允(笛)

音效與器樂演奏:張琦、范瑜君、胡仲璵、黃楷傏、康和為

民謠演唱:民間歌曲概論課程全體同學

舞蹈製作:靜力劇場

編舞:陳怡靜講師

舞蹈演出: 曲芮瑩、陳瑜

詩歌朗誦(配音):賈孝國

行政執行:范瑜君、黃楷傏

編導助理:張凱傑

音響執行:葉育宏、林悅然

音效製作:王翎、張琦

舞台燈光執行:葉育宏、林辰豪

道具執行:江瑞文、江珮騏、陳威仁、劉瑀璿、張凱傑、胡仲璵

舞台執行:李哲綸、蔡任賢、朱冠宇、謝佑勤、陳嘉豐、邱文琪

公關協助:藝文節慶與活動策劃課程全體同學

助理會計:胡仲璵

劇場顧問:許子漢教授兼數位文化中心主任、廖嘉琛助理教授

文學顧問:須文蔚教授兼共同教育委員會主委、曾珍珍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

宣傳顧問:廖慶華副教授、彭興讓副教授、廖嘉琛助理教授

瀏覽數  
  • 友善列印
  • 新增到收藏夾
  • 分享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