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創意研發
-學校-地方-世界的創意聯動體系-
台灣在全球經濟與社會急速變遷的環境中,早期的勞力密集,「made in Taiwan」所帶來的經濟奇蹟已成過去,隨之而來的是「文化密集」、「創意密集」,唯有以創意活動以及文化創意產業策略,才能超越以廉價勞工控制全球經濟的大國所帶來的困境。
所以,在校園中培養學生的創意思考、企劃與執行能力,結合社會意識教育,成為學校-地方-世界的聯動體系,
實為刻不容緩之務。
-在地原鄉最時尚-
進入21世紀的東部花蓮,與人類世界的其他地方一樣要面對三項課題:全球化、永續發展、知識社會。
現今,在全球化與在地行動的過程中,居學術領導地位的東華大學必須要提振士氣,才不會在洪流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而被邊緣化,這也是花蓮有心人士真正的憂心以及想藉著文化創意進行這項行動的意願。東部花蓮多元族群,美麗山水,優質環境,城鄉風貌,在地思維,彼此交融,互相啟發,所形成的,就是文化與創造,而其創意的本質,並非另闢新典範,或是追逐都會流行,而是延續著台灣東部的大地與文化發展之軌跡前進,藝術學院就是這個文化的載體與創造者。
■發展方向與重點
●造物人計畫:
以族群藝術創意產業為主,內容有民族藝術產業化、藝術代理、藝術授權、藝術經營等。
傳統社會與部落中的工藝產業與技藝早已被現代化量產的產品所吞沒,但不斷地回到傳統的手工藝中找尋更具生命力的創造元素與更貼近自然的材質已蔚成一股新的創意風潮。這不只是一股短暫的設計潮流而是在回應當代人們渴望回到具有歸屬感的生活價值與文化認同,於是學習傳統的技藝或從中找尋靈感,甚至回到傳統的社區、部落設立工作室進而創業,這成為時下創意人才的多元發展現象之一。這些人猶如造物者般無中生有的創造出許多物品,自成一想像世界吸引著前來的好奇者,這些人我們稱為:造物人。
「造物人計畫」鼓勵以東台灣/花蓮的“在地族群文化”、“在地文化”為元素,以設計、藝術的手法來轉化傳統工藝或當代生活中的文化活動為設計商品,進而開創品牌、行銷全球。
●藝術設計last mile計畫:
將地方各界研發出來的生活智慧以及地方文化祭儀、活動事件等視覺化、實體化與商品化, 以及東部觀光伴手禮設計等。初期以跨院系、跨界結盟,未來目標在於國際設計大賽。
■發展策略
●技術結盟:
與地方工作室結盟的教學。設置設計中心、文創中心、東台灣音樂表演中心, 以在地實務帶動創作展演與學術研究群。以下是東部文化藝術工作事之分布 情況,未來能締結盟約,技術合作。
●創意結盟:
與設計界結盟的教學。與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合作,邀請核心人物為課程委員,進行課程諮詢與計畫進行。
設計、創造具有獨特識別性之文化商品,才能從「設計代工」轉變成「設計輸出」,進而朝向全面性的「文化輸出」。如何運用在地文化內涵,深耕台灣原創設計,推行設計產業的提升和轉型,將是台灣在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會,向全球發聲的重要課題。號召國內工藝與設計界的頂尖人才跨域合作,將當代設計注入東方傳統技藝,開發具高度設計與工藝品質,兼具功能及收藏價值的系列產品,以地域性素材、計法及文化特色為利基,進軍國際設計舞台。
◆發展國際藝術村
許多追求藝術奧秘的偉大創作者,不斷地反省他們存在的根本問題而回到心靈的故鄉,如塞尚(Cézanne)在普羅旺斯、高更(Gougan)到大溪地、李察龍(Richard Long)遠離都會到達世界的邊緣,因此而獲得藝術的生命。這就是花蓮能提供創作者存在的沉思與創作的真實情感的能性。當代哲學家傅科(Micheal Foucault)曾論及未來的哲學不再是知識的構築而是存在的探問,是「自我完善」以及「自我技術」的創造過程,這正是藝術的本質。藝術不再只是賞心悅目、引發美感的技術而已,藝術在開顯真理(M.Heidegger),同時也是「自我完善」的方法,藝術成功地表達「人與存在最基本的接觸」。
東部花蓮由於生活步調輕鬆緩慢,又有特殊的風景與人文,許多國內外作家、藝術家喜歡來到這裡沉思冥想,重新發現自我。自1995年以來文建會與地方文化局舉辦七屆的國際石雕藝術季,以及2003年以來文建會委託由東華大學藝術系教授所主導的民間團體舉辦五屆的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營,已然出現藝術村的需求。除此之外,花蓮與台東境內近年來已形成許多藝術社群、人文休閒空間,東華大學藝術學院未來可以扮演一個藝術網絡中心,整合零散的藝術工作室,聚集東部創作能量。
這裡可以提供純藝術創作與最高美學之追求-東方空靈的美學;自省的、存有學式的純藝術創作。因此提供國際藝術家駐村之所在,從事宗教音樂、性靈音樂、自然音樂、民族音樂之表演與創作。在藝術創作方面則不可限量。
■發展方向與重點
●舉辦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營
本創作營已於2003開始舉辦五屆,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營在2003年開始由本院潘小雪教授帶領花蓮縣文化環境創造協會與英國「三角藝術信託」(Triangle Arts Trust)聯合運作,為國際藝術創作營、藝術家進駐網絡之一。舉辦五屆以來,花蓮已是這個國際創作營動力的一環,也是台灣當代藝術家在國內與國際藝術實質交流的機會,至今已與30個國家建立網絡,89位交換藝術家。
洄瀾國際藝術創作營是異文化藝術實驗工廠,鼓舞創作者冒險和勇於實驗,重點與方向在於:
◎透過一個有助於藝術探索的環境,鼓舞各類藝術創作的更大可能之實驗。
◎以亞洲、環太平洋、非洲、歐美等,特別是我們鄰近國家的藝術社群,擴大、拉長充滿活力的新連線與網絡。
◎培育一種在公眾領域中,討論不同文化背景藝術家的不同藝術創作脈絡之氣氛。
◎創造屬於該地區的藝術文化圈,以及具文化產值之動力基礎。
◎提供文件給教育與國際網絡,製作有品質的目錄解說光碟及其他各種媒體之文件。
◎活化花蓮各地有潛力的空間,使之成為台灣東部的藝術村與聚落。
●現階段除了正在進行的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營、亞洲藝術節、國際音樂節,以及與波瀾Opole University 藝術系締結交流與交換計畫,中國各省大學藝術系所之外。
另外與民間團體英國Triangle Art Trust,倫敦Gasworks 藝術村,日本Yukobo Art Spae Tokyo、韓國GCC、亞美尼亞Gyumri Contemporary Art Center,孟加拉Britto Art Trust,美國TransCulture Center,布宜諾斯艾利斯等交換藝術家、藝術家進駐、駐校藝術家等。
|